4HMUSIC 样音试听

您现在的位置:四海配音 > 配音资讯 > 配音学习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客服QQ

在线沟通

咨询热线

400-0031-581

节假日无休

8:00--17:30

语言传播的人际性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5-12-30 10:45热度:
语言传播的人际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节目真正使广播电视媒介由工具客体转化为一个可供交流的对象主体。主持人节目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播,在主持...

语言传播的人际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节目真正使广播电视媒介由工具客体转化为一个可供交流的对象主体。主持人节目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播,在主持人节目中,传受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交流、即时反馈的交互传播模式的特点。美国人际传播学者约翰·斯图尔特在其畅销著作《桥,不是墙》中提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信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而“人际传播是两个或更多的人愿意,并能够作为人相遇,发挥他们那些独一无二的、不可测量的特性、选择、反思和言语能力,同时,意识到其他的在场者,并与人发生共鸣时所出现的那种交往样式、交往类型或交往质量”。因此有人认为“最有效的传播节目往往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非主持人节目中,受众除了接受信息外,很难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主持人节目传播方式方面的“人际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主持人大多采用“拟态”的人际传播,即使面前没有实在的交流对象,也格外注重营造人际交流的拟态语境,运用谈话语体和富于交流感的语言样态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将人际传播方式吸纳到多种节目形态中,那些热线、专访、谈话等节目形态,为电视传播中实实在在的人际交流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的环境,传受双方有了真正的交流和即时的反馈,区别只在于人际传播的内容同时进入了以公开性和广泛性为特点的大众传播。然而这的确是传播模式上的一种突破,哪怕这种突破仍应纳入大众传播的轨道。 正是这种“人际性”元素的渗入,使得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有了“交互传播”的色彩及双向沟通的作用,并赋予大众传播以“人情味”和“贴近性”的亲切、新颖、多元的特色。在传播中,主持人不仅重视传播的目的,同时注意受众的需求、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使传播更易于被广大受众接受,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传播的亲切感和沟通性,优化了传播效果。
    责任编辑:四海配音

    关注咨询

    QQ咨询
    在线客服
    微信二维码
    9:00-23:00
    工作时间
    400-0031-581
    咨询电话
    返回顶部